在纪念改革开放20年之际,多家新闻单位公布了1978—1998中国人生活中的24个“第一”。1984年《中国妇女》杂志在第5期第38页“征婚启事”栏中第一次刊登征婚启事也成了“第一”。其中一则这样写道:“我是一个煤矿工人,27岁,河南商丘娄店公社汪庄大队人,父母已故,兄弟四人,房八间,现在焦作矿务局冯营矿当合同工,每月工资80元。我热爱煤矿工作,文化程度高小,无疾病,身高1.64米。如哪位未婚女子不嫌俺是煤矿工人的话,我愿到女家落户,尽养老之责;如哪位丧夫之妇有心另寻伴侣的话,均可来信或见面。”
看到这条消息,笔者经过半个月时间的查询,在焦作矿务局冯营矿工会的帮助下,得知此人名叫朱俊芳,至今还在该矿通风区当工人。冯营矿工会刘女士在电话中告诉笔者:“朱俊芳征婚征来的妻子名叫李萍,是齐齐哈尔人,现在焦西矿职工子弟学校教书。”
笔者来到焦作矿务局,局宣传部副部长王保才又提供了一条线索。1984年王保才在《焦作矿工报》当记者,采写过一篇《矿工“征友”启事引起反响》一文,介绍了冯营矿一位名叫陈鑫的矿工在《中国青年报》登了一则征婚启事后,全国18个省(市、自治区)300余名女青年纷纷投书陈鑫,愿与他结成良缘。王保才回忆说:“在我的记忆中,陈鑫结婚了,朱俊芳还没结婚。按理说陈鑫应是征婚第一人。”事后,王保才找到那篇曾获全国煤炭系统首届好新闻奖的报道。文中所说的陈鑫刊登征婚启事的时间为1984年7月12日。王保才认为的“第一”是陈鑫结婚时间确实比朱俊芳早。
朱俊芳在1984年第5期《中国妇女》杂志上刊登征婚启事不久,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征信。同年7月来自齐齐哈尔,年仅21岁的李萍来到冯营矿。这位毕业于师范学校的东北姑娘来到矿上,不仅给征婚者朱俊芳一个惊喜,也引起了冯营矿各级领导的重视。在各级组织的撮合和帮助下,朱俊芳与李萍于当年国庆节参加了矿上举办的集体婚礼。
得知自己是征婚第一人时,憨厚的朱俊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15年前的行为会成为“改革开放20年里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个第一”。他说自己和李萍结婚至今,一直恩恩爱爱地过日子,虽然平时免不了有些摩擦,但还算得上“五好家庭”。最让朱俊芳高兴的是独生子朱壮聪明可爱,已上小学六年级了。
那么,朱俊芳怎么会想起用登征婚启事这种方式来找对象?当年在冯营矿当农民轮换工的朱俊芳,到了27岁还没有找到媳妇。矿上像他这样的大龄青年不少,矿工会一直把他们的事当成一件大事来抓,决定帮他们找对象。当时的煤矿是男人的世界,来这里工作的大多数是男人,其次是家属,少有女工。有了矿工会这个主心骨,朱俊芳在工友王好义的帮助下,写了一则征婚启事,到矿工会盖了章,然后装进信封送到邮局,并附上100元钱,一同寄给《中国妇女》杂志。时隔不久,朱俊芳看到杂志上登出的征婚启事。当时他心里一直琢磨,会不会有人应征,什么样的姑娘会看上咱?
又过了一个多月,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征者的信件一封封送到了朱俊芳手中。在百余封来信中,朱俊芳不敢“定夺”自己的意中人,毕竟自己只是一名煤矿工人。
看着这些信件,朱俊芳实在拿不定主意,因为来信应征者身份不同,年龄不同,容貌不同,他实在难以在这些未曾谋面的应征者中选择意中人。时间很快到了1984年7月,正值盛夏的一个午后,一位容貌俊俏的东北姑娘来到了冯营矿。她就是来找朱俊芳的东北姑娘李萍。
李萍来到冯营矿不久,矿领导就给她安排了工作——到矿职工子弟学校当音乐教师。朱俊芳当时的月工资是80元,因为父母双亡,家中有三个弟弟需要他照顾,又在老家盖了几间砖瓦房,手中并无多少积蓄。虽然征婚启事上说的是事实,但他本人确实不算富有。
1984年10月1日,矿工会为大龄青年举办集体婚礼时,朱俊芳与李萍参加了这个仪式。为了参加集体婚礼,朱俊芳拿出30元给李萍买衣服。李萍拿着丈夫用汗水换来的钱为两人各买了一件短袖衬衫。婚后,工会在工人村给他们分了一间房子,并送给他们一张单人床。朱俊芳把攒了几个月的150元钱拿出来,到集市上买了写字台和饭桌。其他的厨房用品,大多数是朱俊芳的工友们送的,连锅碗都是别人“赞助”的。家里象征新婚的摆设是集体婚礼上工会赠送的一面镜子、一只花瓶和两只脸盆。
婚后第二年,李萍生了一个男孩,朱俊芳为他取名壮壮。孩子稍大些,李萍继续在矿上的学校教音乐,丈夫继续在井下通风区工作。岳父岳母先后送给朱俊芳一台黑白电视、一台彩电。直到1994年,朱俊芳和李萍才买上一套52平方米的两居室。这套房子当时价值1.1万元,除了夫妻俩多年积攒的五六千元外,李萍向自己的两个妹妹各借了2000元,向朋友借了1000元,父母又借给她3000元。买房一年后,朱俊芳和妻子把这些欠账都还了。1995年,他们家又添了一套价值1000多元的家具,还花700多元给孩子买了张小床。到1997年,一向节俭的朱俊芳在妻子的动员下,花2000多元买了一台扬子冰箱。
最近两年煤矿效益不好,朱俊芳和李萍本来打算重新买房的愿望还没有实现。现在夫妻俩眼下只有一件大事,就是培养儿子朱壮,为他选择了一所当地较好的学校。